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新闻中心讯 记者 李杨 编辑 周彩飞)比起老师,他更有一种青春让别人叫他学长;比起学长,他也有一种成熟让人称他老师。10级材料二班的助班郑兆斌是天津人,他喜欢打羽毛球,看书,也喜欢跟我们这些“小朋友们”深入地谈论活着的意义。
记者:请问,你在上大学之前对大学的看法如何?
郑:可能以前觉得上大学就是一个完结吧,这是我以前的最终目标,对大学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
记者:那来到武大之后呢?看法有所改变么?
郑:来武大读书三年多了,武大给我的印象就是漂亮,广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很感激武大,她提供了一个这么儒雅的氛围,让我提升了自己的人文修养,也开阔了眼界,让我觉得大学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记者:学长,你觉得在大学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呢?
郑:是我的导师肖文凯老师吧。我觉得他是一个改革者,追求创新,在课堂上他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作报告,演讲,让我们自己去探究知识里的奥妙。他也会跟我们探讨课本外的世界,例如谈论时事等等。因此他对我来说不仅是学业上导师,也是思想导师,他对我的价值观,世界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记者:学长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当助班的呢?
郑:我也是从大一新生走过来的,我本身曾想去支教,当助班我可以利用我的经验来给这些孩子们良好的指导,同时我也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吧。
记者:大四了,学长你对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呢?
郑:考研,想去更广阔的世界看看吧,呵呵。
在采访助班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他:低调。生于89年的他,有活力,也有些成熟,他也许以后也会经历许多,但相信,因为青春,他有资本;因为成熟,他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