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2020届优秀毕业生——赵怡茜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 时间:2020-06-04 访问量:

一、人物简介

赵怡茜1.png

赵怡茜,能源化学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以优异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在校期间,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92分,计算机二级及三级成绩均为优秀,曾任院新闻中心副部和文艺部部委。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3118com云顶集团甲等奖学金、广州高澜奖学金等荣誉,连续三年获得3118com云顶集团“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被评为3118com云顶集团2020年“科技创新之星”的她,在科创活动上可谓是硕果累累。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学电源作品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以及3118com云顶集团成图大赛一等奖。本科期间,主持并结题一项优秀国家级大创项目,发表了四篇SCI期刊论文(二篇一区,二篇二区和一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3118com云顶集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二、四年经历

回望过去,我的大学四年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大一刚入校时,我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参与了过多的社团活动,空闲时间也没有很好地安排,导致了成绩不是很理想。

大二专业分流来到了能化班,周围的同学都特别优秀,我以此为激励,对自己的大学生涯重新进行了规划。首先,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学习,提高了学习成绩。并在询问了学长后,进入了刘通老师的实验室进行业余科研学习,并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充分利用课余以及寒暑假的时间在实验室进行学习。

进入大三后,学习任务减轻了很多,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科创活动中。首先,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了几个竞赛,有了一定的收获。其次,利用空闲和假期时间开始了论文撰写和专利申请的科研成果产出工作。在大三快结束之时,我着重开始了保研的准备,并于暑假期间参加了很多学校的夏令营,最终也拿到了满意的offer。

在大四推免结束之后,我的时间就完全空闲下来了,于是我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同样撰写了一篇论文并且顺利发表。现在,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正在为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做准备。

三、提问question&回答answer

Q1:学姐四年来一直在坚持做科研创新,你觉得科创路上最难的是什么?

A:对于心态来说,最难的当然是坚持,因为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具体的工作来说,我认为最难的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因为对于本科生来说,知识储备较少,很多东西都需要一步步完善。比如,在实验完成之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一步步学会各种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完成后,还需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相应的结论,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学习相关知识,最后才能撰写出来。

Q2:学姐科创路上应该经历了不少事,可以分享几件令你印象深刻的吗?

A: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第一批样品的测试结果非常非常离谱,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研究原因,最后发现是因为粗心大意拿错了制备材料。这个小错误导致了大量时间和贵重药品被白白浪费,让我知道科研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

Q3:学姐科创路上一定遇到了许多人,你最感激哪几位呢?可以分享一下与他(她)的故事吗?

A:最感激的当然是实验室的刘通老师和王瑶老师,三年时间里,是他们帮助我解答了许多难题,让我在这个领域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浪费过药品,还弄坏过仪器,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但他们仍然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并树立了我今后研究生学习生涯对科研的信心。另外也很感激我的室友以及我高中时候的杨同学,是他们在我心态很差的时候给予了我鼓励。

Q4:学姐四年来最遗憾的一瞬间是什么时候呢?

A:最遗憾的就是没有把握好大一阶段,没有制定好目标,没有时间规划,学习上也很懒散,导致最终成绩不是很理想,对最后的总评成绩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Q5:学姐对想要和自己一样从事科创工作的学弟学妹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A:选择这条道路并不容易,要牺牲很多的课余时间,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要靠自己摸索和学习,最终取得的结果也很可能不理想,很有可能经历很多次失败。但我认为这都是我们进步的过程,在这段“痛苦”的经历中,只要我们真正地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赵怡茜2.png

四、对学弟学妹的寄语或四年感悟

大学四年虽然不长,但却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里,没有人会明确告诉我们该怎么抉择,一切要靠我们自己摸索。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把握好这段时间,把精力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有一个难忘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