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今年26岁的李明阳是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办事处一名选调生,参加工作还未满两年,属于街道最年轻的组宣干部。春节前,李明阳原本打算回河南老家跟家人团聚;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毅然决然地退掉了火车票,选择留在武汉和同事并肩战“疫”。
从隔离点到方舱医院 ,从企业到康复驿站,三个多月的战”疫”,李明阳辗转四大战场,总是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舞人心,用迎难而上的行动凝聚斗志。
战场一:护送疑似患者体检
“我护送过的患者,我会负责到底。”
疫情初期,“四类人员”要日清日结,实现“应收尽收”,街道承担的工作量非常大。那一段时间,李明阳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
2月18日,辖区隔离点有20名疑似患者需要到医院做CT检查,与前期核酸检测的结果统一分析,如果CT检查肺部正常,他们将解除隔离。那天来医院检查的患者人数很多,医疗设备已是超负荷运转,到晚上10点,李明阳和患者还在医院门口排队等待。
由于时间太久,加之气温又低,患者出现了负面情绪,李明阳耐心地安抚说:“医院现在压力大,一直都没休息。请你们放心,我会一直陪着你们!”说完,他将20名疑似患者分为两组,年老的、身体虚弱的、衣衫单薄的都安排在前排,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患者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只要有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
言必信,行必果。患者住院没带换洗衣服、进隔离点忘备常用药、被子单薄睡觉冷等等,这些电话打给李明阳,他都会当头等大事着力协调解决,因为他承诺过:“我护送过的患者,我会负责到底。”
战场二:一天转战两个隔离点
“辛苦你们陪我一起饿肚子了!”
抗疫期间,只要组织有安排,李明阳随时切换角色,进入状态,毫不退缩地迎战。
2月19日早上,还没来得及吃饭,李明阳就接到指挥部通知,前往武汉市交通学校组建隔离点。事情紧急,他匆匆戴上一层普通口罩,赶到隔离点,开始接待陆续到来的患者。由于隔离点是临时通知组建,餐饮公司未提前准备,到中午盒饭仍没送到,一些患者颇有怨言。李明阳一边督促餐饮公司尽快送餐,一边安慰患者说:“今天第一天,没有对接好餐饮公司,让你们饿着,我感到很抱歉。但我保证,以后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下午1点钟,安保人员告诉李明阳盒饭已送到,可是只有30份,刚好够患者吃。“那还说什么,一起给他们送去吧,只是要辛苦你们陪我一起饿肚子了!”于是,李明阳与安保一道,把午饭送至每位患者的门口。
当天,很多患者来的匆忙,没带齐生活用品,李明阳积极协调购买。下午6点,本以为可以缓口气的时候,他又接到指挥部通知,要前往下一个战场,开启下一段防疫路程。
直到晚上九点,李明阳回到单位,找碗泡面,这才喝上当天第一口水、吃上第一口饭。同事叮嘱他照顾好身体,李明阳说:“街道领导都是靠前指挥、通宵作战,我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没理由不拼。”
战场三:驻守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要是害怕,如何和他们并肩战斗?”
辖区某企业疫情严重,确诊、疑似患者全部送医后,其他工作人员作为密接人员就地隔离。2月21日,李明阳临危受命,担任该企业的临时党支部书记,开始实行“社区化”疫情防控。
驻点初期,人手不足,工作由李明阳一肩挑。即使面对核酸采样这样风险较大的任务,李明阳也毫不退缩,他说:“我要是害怕,如何和他们并肩战斗?”
从帮密接者代购药品、核酸检测,到送确诊者检查就医、出院安置,再到康复者解除隔离、转码申请,李明阳为这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4月5日,当护送最后一名康复患者回到企业时,企业经理感激地对李明阳说:“感谢你,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逆行而来。”
战场四:整理资料助患者及时回家
“连夜整理好资料,明天准时送他们回家。
因街道人手不足,李明阳在管理企业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兼顾康复驿站的解除隔离工作,以及街道社区的宣传工作。
为了能让康复患者及时解除隔离,李明阳会提前一天准备好患者资料。高峰期,每天有近百人要解除隔离,资料繁多,李明阳跪在地上,一人一档,有条不紊地整理。腰酸了,伸展一下,继续干,一干就是凌晨,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患者回家心切,我必须连夜把资料整理好,明早上报后准时送他们回家。”
90多天的“满格”战“疫”,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李明阳白天跑外勤,夜晚一有时间就整理材料,写宣传稿件。疫情期间,洪山街累计在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发稿208篇,展现了街道党员干部的扎实作风,鼓舞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士气。(本文转载自学习强国APP)
3118com云顶集团
WHU青春永动机